網頁

2010年4月15日

種菜準備工作~資材篇

春天雖然已經過了一半,我的菜園卻一直無法開張,因為冷季的菜採收後,把所有的土都用黑色塑膠袋打包,等著給太陽公公曬一曬來消毒殺菌。可惜天公不作美,連下數天雨後,只有一兩天放晴,塑膠袋內的溫度才剛升高,馬上又被雨給降溫,讓我很遲疑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包著?!

昨天趁太陽露一點點臉,趕快看看袋內的狀況,若有完全密封者,看不到任何植物的小苗;而凡是有漏洞者,儘管只是一小洞,就有植物的苗在生長,表示溫度不夠,植物種子沒死(包括雜草種子),那豈不是菌也沒死?只好再用另一個毫無破洞的袋子包好,再過些日子看看。


如果你才剛開始要種菜,土壤去何處買?請看「大台北地區花市地圖」,只要跟老闆說要買『花土』(即真正的土,也稱壤土)即可。我的經驗是:多數的壤土挖自郊區,比較黏且貧瘠,要再拌些富含有機質的東西,例如:泥炭土、培養土、椰纖、稻殼、木屑(要留意木材是否有化學藥劑的殘留)、粗糠(稻殼)等來改良黏度。我則是把種過花的介質拿來混(很多是培養土的成份),不要混太多喔,土太鬆也不好。因為土鬆雖然透氣性好,但是排水更好,在夏天的高溫條件下很容易就失水,怎麼澆水都來不及供應,讓菜到下午就奄奄的!至於混多少才恰當,很難用明確的比例來解釋,需要一點時間摸索,多作幾次就會明瞭什麼樣的土叫做適中。當然,如果只種小型的葉菜類,使用花市已經拌好的培養土也可以,因為植物小需水量少,也不需要土的重量來支撐高大的植物體。(下圖麻布袋裝的就是壤土,一包有20公斤左右)
 土壤

土準備好後還要提供養分才行,可以買完全腐熟的有機肥。注意包裝上寫的有機質含量60%以上,若能買到80%者更好,可以在「大台北地區農用資材行地圖」的地點買到20或25公斤的大包裝,在花市的資材攤則能買到1-2公斤的小包裝。我大多都用粉末狀的,和顆粒狀比較的話,用粉末狀的肥料,不會看到白色的菌絲(儘管那是正常的現象,心裡頭才不會毛毛的),而且容易拌得均勻。以一個長約60公分、寬約20公分、深度約20公分的長形花槽而言,我加了兩瓢有機肥(舀水的水瓢,一瓢大約1公升),充分混合後至少等待3天才開始來種菜,這是老農夫的經驗,避免未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影響植物的生長。(上圖是小包裝的有機肥,下圖是大包裝有機肥,注意「有機質」含量多寡)

肥料


購買盆子底部要有排水板為佳,若沒有,可襯一張黑紗網,以避免土壤流失太多(一般排水孔都很大),盆子大小和植株生長有密切的關係,去年用長形花槽種芥藍,怎麼都長不好,等意會到是盆子太小的問題時,已經過了種植的最佳時段。這篇是材料準備篇,下一篇先介紹非常容易上手的葉菜類。以長花槽種植剛好,採收量也足夠供應小家庭一餐以上。

容器(花盆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