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27日

簡易的山藥種植~隨它長就可以囉!

很久沒好好用功寫蔬菜的栽培經驗了!因為這需要搜尋資料,再加入自己的經驗,融合後才敢大聲說:"我就是這麼種的!"我向來都沒有想要和農民看齊,也就是說"不需要種的那麼漂亮,或者種的那麼豐收",畢竟,我只是種高興地,有收成就很開心,頂多努力讓收成像樣就好,所以能不施肥就不施肥,能少做一些園藝的操作就少做,更簡單的說法就是:"能懶就懶啦!"XDDD

前年到某處遊玩,跟路邊的阿伯買塊狀的紫皮山藥,他種的大概是我現在採收的3倍大,而且皮也沒這麼醜,呵呵!鏡頭蓋約7公分,最大那一顆大約15*20公分,重達1公斤。




科別:薯蕷科

學名:Dioscorea alata (參考"台灣生物多樣性生物入口網"稱為"大薯")

簡介:
山藥為蔓性宿根植物,主要食用為地下部的塊莖,市場大多販售長得像根的長條形狀,是因為採用塑膠管繁殖之故,方便管理也利於完整採收,是否不用塑膠管就會回歸為塊狀?還是品種特性?因為大多數的文獻只介紹塑膠管的栽培方式,無法得知同一品種是否原本就是塊狀或長根狀。葉腋偶有珠芽,又稱為"零餘子",可以做為繁殖體使用,但一般多以切塊莖來繁殖;雌雄異株。

這顆長在塊莖正上方生長枝葉的位置,不知這樣算不算零餘子?給它摘下來種看看就知道。

零餘子與花序(此圖是別的品種)

結果,成熟是褐色喔!

主要品種:
大葉方莖白肉類山藥、小葉原莖白肉類山藥、紅肉類山藥,以上參考"特用作物~山藥"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"山藥主題館"內"台灣地區主要栽培品種"有很詳細的介紹(就是沒有塊狀的山藥圖片)。

我種的可能是紅肉類山藥中的紫玉血薯品系,紫皮紫肉?皮是有紫色啦,但肉僅有淡紫色,是我種到"走精"?

種植:
將採收的山藥切塊,每塊約30~70克,切口可用草木灰或石灰塗抹,以避免細菌感染,置於通風陰涼處,這個動作現在就可以做,讓傷口乾燥較好,每塊種薯都必須帶皮才有發芽能力。石灰乾燥劑常被應用在食品包裝內,很容易取得喔!沒用完的山藥,我是抹些鹽,再用紙包起來放冰箱冷藏,不過盡早食用才是最合理的處理方式,有人是削皮切塊放冷凍庫,但料理時已無法掌握合適的軟硬度,所以我不會這麼做。



待4月中旬才埋入土中,覆土到看不見即可,換個說法就是種薯多大顆就埋多深。若提早在3月種植也可以,只不過它就是要等時間差不多到了才會發芽,頗固執地說。提早種的風險是可能遇到連續下雨造成種薯腐爛,若土壤改良為砂質壤土,排水性好就不用怕囉!

種山藥一定要立支架給它攀爬喔!我是給它約30~50公分的間距,
不然它的枝葉會勾勾纏,也容易因不通風而枯黃或發生害蟲。(此圖是別的品種)

施肥:
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"山藥主題館"的"肥培管理"一坪地須5公斤的腐熟堆肥作為基肥,萌芽後第二個月起每隔一個月,每一坪地須3.3公斤的追肥,共4~6次。吃好重的肥啊!難怪我養的瘦巴巴的,哈哈哈!如果種薯露出來就覆土把它蓋好。

採收:
約10~11月採收,或者植株開始自然枯黃時即可採收。我延遲到1月才採收,很容易讓皮和肉纖維化,老掉了!

病蟲害:
最棘手的是山藥因線蟲引起的乾腐病,外表會有明顯的乾腐裂開的凹陷狀態,有時挖掘採收時,不小心破壞表皮也可能造成如此錯覺,只要切開後有明顯的一圈褐化,就八九不離十中獎了!可以種孔雀草、萬壽菊、天人菊來防治,請參考"根瘤線蟲防治實務10問"

未得病的剖面(粉嫩嫩的,有沒有很想咬一口?)

栽培山藥的時間很長,我喜歡種需要長期生長的蔬菜,因為成就感很高,當然,種得不像話挫折感也很大,哈哈哈!若用盆子種,建議至少一尺盆一株就好,不然地下空間不足也就長不好囉!且我每年都會換地方種植,也就是避免連作喔!


參考文獻:

"主婦務必學起來!山藥有4種、挑選靠4招"(內文中提到鬚根多是因為成熟度不足?有待求證)

4 則留言:

  1. 第四張圖是黃藥子,郊山常見,塊根切開肉黃色逐漸變為黃棕色或赤褐色,可藥用但有毒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請問關於山藥的種植技術, 有任何英文技術資料可以參考的嗎?

    回覆刪除